个人简介

让・雷诺阿(Jean Renoir)1894 年 9 月 15 日出生于法国巴黎,是影史 “诗意现实主义” 电影流派的核心代表,也是公认的电影语言革新者,其父亲是印象派绘画大师皮埃尔 – 奥古斯特・雷诺阿。他早年受绘画艺术熏陶,一战后投身电影行业,从独立制片起步,逐步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镜头美学重塑电影表达边界。
让・雷诺阿的作品兼具人文深度与艺术创新性,擅长以自然主义叙事探讨社会阶级、人性善恶与时代议题,标志性的长镜头运用、即兴式表演引导及对现实生活的诗意化呈现,深刻影响了戈达尔、特吕弗等新浪潮导演。1937 年《大幻影》成为首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,以战俘营故事隐喻战争与阶级;1939 年《游戏规则》更以精妙的剧情结构与社会批判,被评为 “影史最伟大电影” 之一。二战后他赴美创作,后期回归法国,生涯横跨默片与有声片时代,累计创作超 40 部作品,被誉为 “用镜头书写现实的诗人”,其艺术理念至今仍是电影学院的核心研究课题。
作品目录
- 《卡特琳》(Catherine)- 1924(短片)
- 《水姑娘》(La Fille de l’eau)- 1925
- 《查尔斯顿舞》(Le Charleston)- 1927(短片)
- 《纳什维尔的微笑》(Le Sourire de Nashville)- 1927(短片)
- 《马尔东纳》(Marquitta)- 1927
- 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(La Petite Marchande d’allumettes)- 1928(短片)
- 《懒兵》(Le Caporal épinglé)- 1928
- 《古城比武》(La Tour de Nesle)- 1930
- 《堕胎》(L’Âge d’or)- 1930(与路易斯・布努埃尔合作,助理导演)
- 《母狗》(La Chienne)- 1931
- 《堕胎》(Non, ou la Défiance de Simon)- 1931(又名《西蒙的反抗》)
- 《包法利夫人》(Madame Bovary)- 1934
- 《托尼》(Toni)- 1935
- 《朗热公爵夫人》(La Duchesse de Langeais)- 1934
- 《底层》(Les Bas-fonds)- 1936
- 《大幻影》(La Grande Illusion)- 1937
- 《马赛曲》(La Marseillaise)- 1938
- 《游戏规则》(La Règle du Jeu)- 1939
- 《swamp Water》(Swamp Water)- 1941(英文作品,《沼泽水》)
- 《This Land Is Mine》(This Land Is Mine)- 1943(英文作品,《吾土吾民》)
- 《The Southerner》(The Southerner)- 1945(英文作品,《南方人》)
- 《Diary of a Chambermaid》(Diary of a Chambermaid)- 1946(英文作品,《女仆日记》)
- 《The Woman on the Beach》(The Woman on the Beach)- 1947(英文作品,《海滩上的女人》)
- 《法国康康舞》(French Cancan)- 1955
- 《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》(Elena et les Hommes)- 1956
- 《考尔白先生》(Monsieur Hulot’s Holiday)- 1953
- 《草地上的午餐》(Le Déjeuner sur l’herbe)- 1959
- 《高老头》(Père Goriot)- 1961(电视电影)
- 《让・雷诺阿的小戏剧》(Petites Fables de Jean Renoir)- 1962(电视短片集)
- 《凡尔赛宫艳史》(La Marseillaise)- 1938
- 《乡间一日》(Une Partie de campagne)- 1936(1946 年修复上映,原未完成)
资源获取
点击下方购买即可
© 版权声明
文章内容来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